close

在YouTube上,不算英文日文華文韓文之外,除了越南,我最常翻出來聽的就是哈薩克的歌曲了。
undefined

哈薩克這個地方對很多人來說大概就是某個課本上會提過的名字,好一點的可能知道在中亞,然後就沒有了。我差不多也是從這個程度開始,雖然兩年下來多少估狗一下,或者是看到新聞關注一下,但是對他們的認識還是很淺薄,基本上就只有維基百科的水準。

基本資料大概是這樣:哈薩克橫跨歐亞兩洲,是全世界最大的內陸國,第九大國,是台灣的75.75倍大,不過人口數比我們還少,大約1861萬人。人均GDP為$9237美元(台灣為$25447),PPP為$27550美元(台灣為$55244)。人類發展指數台灣(0.907,主計處計算)雖然高一些,不過我們和哈薩克(0.800,聯合國計算)都同屬「極高」這一類。

雖然說不論是地理上或者是心理上,中亞離我們很遙遠,不過如果特別挑選一下,光看MV裡的模樣,很容易以為是在看東亞國家的MV。特別是在這個韓風肆虐的時代。哈薩克的流行音樂中也有相當重的韓風路線,許多團體從外型上、甚至是公司的LOGO來看都很韓系。其中最紅的團體是Ninety One


這是Ninety One在哈薩克當地的年度大型音樂活動Gakku Әуендері 2016的演出影片,算是我最初接觸到哈薩克流行音樂的開始。《Айыптама》是他們一炮而紅的首支單曲,自此開啟了所謂「Q-Pop」的音樂路線。「Q-Pop」這個詞彙是Ninety One的粉絲所創造的,Q代表著哈薩克(哈薩克的拉丁字母拼法Qazaqstan),基本上它可以視為韓風的哈薩克版(團員ACE出道前還曾在SM擔任訓練生兩年半),如果不懂這兩國語言,上面的影片看起來根本就是韓國男團吧?而除了他們的母公司JUZ旗下藝人組合之外,另外也有其他的韓風團體(比如說NewtonBNMad Man等等),不過基本上整體最好的還是Ninety One,《Ah!Yah!Mah!》、《ALL I NEED》、《WHY'M》都是很突出的作品,最近八月份也剛推出很臭屁的《MEN EMES》以及富有教育意義的《BARI BILED》。

有一件事情其實蠻有意思的,哈薩克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其實是俄語,再來才是哈薩克語。嘻哈歌手Jah Khalib曾經建議是他們改用俄語,畢竟獨立國協的主要語言是俄語,但是Ninety One依然採用哈薩克語創作,團員ZAQ曾經公開表示,Ninety One開創了Q-Pop,是為了要讓哈薩克的傳統文化能與現代潮流結合,他以韓國為例,希望能讓Q-Pop如同K-Pop一樣,成為讓哈薩克文化走向世界的通道。

題外話,哈薩克政府在2015年宣布將哈薩克語由西里爾字母換成拉丁字母,這整個活動預計在2025年完成,字母的轉換預計能讓哈薩克更近於西方。今年Ninety One的一些影片已經開始採用拉丁字母了,甚至《BARI BILED》的MV就有大量的英文訊息。

Q-Pop之中當也有女藝人,女團Juzim,歌手Ziruza都是其中相當突出的。

除了Q-Pop之外,它們的流行音樂感覺有很歐美與很本土的兩種路線的交會。比如說Жанар Дугалова(Zhanar Dugalova)的《Ала кетпедің》、《Сүйем - Жек көрем》、《Айта берсін》(我比較喜歡Gakku Әуендері 2016中演出版本):

但另外也有《Ізін көрем》這種非常明顯的哈薩克風情:高亢的曲調、華麗的民族服飾、冬不拉,不過若是要聽聽看他們比較"鄉土"一點的歌,可以試試看Ерке Есмахан(Erke Esmahan)《Қайда?》或是一些男歌手例如Төреғали Төреәлі(Toregali Toreali)《Қоштасудың қиын-ай》、Қайрат Нұртас(Kairat Nurtas)《Жүрегіңнен бір орын бер》,從播放次數去看,這些歌曲似乎更普遍的受到歡迎。

除了Жанар Дугалова(Zhanar Dugalova),另一位Айдана Меденова(Aidana Medenova)的音樂與外型也相當突出,最近MV也常常有很有意思的巧思。比如說《Тәтті дауыс》以一鏡到底的方式來展現歌手的不同樣貌:


《Тәтті дауыс》,與其說樣貌不如說是身材吧......不過人家是兩個孩子的媽了

另外描述癩蝦蟆如何吃到天鵝肉醜男如何把到正妹的《Айтшы тіке》,以名畫作梗的《Hey, hater》,也頗為有趣。主要都是節奏輕快的歌曲,比較起來她和Қайрат Нұртас合唱的《Бақытты жандармыз》就是比較少數的老派抒情歌。

上面說的這兩位都出身自經典女團КешYOU(KeshYOU),這個由著名製作人Баян Есентаева(Bayan Yesentayeva)成立於2006年的組合,是哈薩克最成功的女子團體,依照成員變動來算的話已經有13代(今年還發了一首13年紀念曲《13》),曲風變化反應出哈薩克與世界流行音樂趨勢的連接:90風還蠻重的《Казак кыздары》、歐洲舞曲風的《Асыкпа》、愛國歌曲風《Ризамын》、(在他們的主打來說算比較少見的)抒情歌曲風《Қайтар жүрегімді》,到這幾年的《Қалай ғана?》、嘻哈風《Swala La La》、感覺惹毛不少人的《Уят емес》。

說到惹毛,我是從YouTube上的dislike數來看,在《Уят емес》之前,我觀察到最多dislike的MV是女團Джейран(JayRun)的《Аймалашы》,只有《Уят емес》的六成吧。


一開始我還不大懂《Аймалашы》為何有比較多的dislike,正好看了一支隔壁吉爾吉斯的MV(其實只不過是一首女模穿內衣在床上擺姿勢的電音,剛想看歌名發現已經被刪掉了),猜想應該是性暗示太明顯。不過哈薩克畢竟沒有吉爾吉斯保守,dislike數都還是比like數低。

目前看到最高dislike的歌是Камшат Жолдыбаева(Kamshat Zholdybayeva)的《Caramel》,不知道甚麼原因(難道是因為2:45的畫面嗎?),達到2.2萬,與like數旗鼓相當。比較起來,她致敬《Despacito》的《Тағы да сүй》(電影Брат или Брак(Brother or Marriage 2)我覺得畫面還更煽情。

哈薩克是一個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有七成的人是穆斯林,若只看哈薩克族,比例則高達98%。但是看哈薩克的MV,很難聯想到它其實是伊斯蘭國家。不過這個國家的保守勢力應該還是相當大,也許可以從這首歌來看:

這是由TheKitchenSongs所演唱的《Ekeýmіzge Bárіbіr》,是我第一次看到,穆斯林國家的MV中出現同志畫面,雖然它的播放次數不突出,但留言的反應看來相當正面。之前我在YouTube上看過有同志畫面MV的亞洲國家,都是穆斯林占少數的國家,不過哈薩克並不是同志友善國家,2015年有份同志快樂指數調查,哈薩克排名倒數第十(118,台灣當時為34,印尼73),它只是不以國家法律處罰LGBT,社會對於同志的歧視還是相當明顯,公開活動是高風險的,TheKitchenSongs也表示它在拍攝選角遇到困難,並且澄清這首歌談的是愛,並非鼓吹同性戀。

說到哈薩克的男歌手,基於美學上的偏好,我比較沒有像女歌手有特別會去了解一下,除了外型上與我們的偏好很不一樣(女歌手其實也呈現了與台灣不大一樣的審美觀,但畢竟是女生),音樂上也比較沒有那麼吸引我,總是給我很鄉土的聯想,看看畫面是蠻好玩的,歌就沒辦法一直聽了。不過有位哈薩克的男歌手,台灣應該很多人知道,就是Димаш Құдайберген(Dimash Kudaibergen),因為他在2017年湖南衛視的《歌手》中出賽,過程中表現十分突出,最終得到亞軍。不過像他這樣外型的男歌手,Q-Pop中比較多,其他的男歌手就比較方了。

不過有位Moldanazar蠻有意思的,他不同年代的歌曲《Akpen birge》、《Өзің ғана》、《Esimde Bari》都帶著80年代新浪潮的氣氛,總是有種跑錯棚的感覺。最新的MV《Mahabbatym》則意外地做起了民謠風。


在《Сенің жаныңда》的MV中則是擺明KUSO 80年代很紅的德國二人組Modern Talking,這造型讓我想到王仁甫...

樂團部分來說,如果以這兩年看下來,沒看到甚麼團是能和主流歌手或團體相提的,比較特別是帶有哈薩克民族風的Aldaspan和Sharapat。和一般搖滾樂團不一樣的地方是,吉他換成了電冬不拉,貝斯也換成了低音的電冬不拉,而Sharapat還採用了Aldaspan成員Nurzhan Toishy所設計的電Zhetygen箏(本來長這樣電的長這樣),Aldaspan比較流行搖滾,而Sharapat則比較像是某種現代化的傳統音樂。
Aldaspan的《Nala》

哈薩克雖然是個離我們不論是心理上或者是距離上都很遠的國家,但是透過音樂,又覺得陌生之外還引起其他更多面向的好奇,中亞地區擁有和我們很不一樣的區域特性,去研究看看,來反觀台灣也是很有啟發的。

 

我自己的哈薩克歌曲的播放清單,提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聽。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ydneyShiu 的頭像
    SydneyShiu

    Playing the Game of Six Strings →

    SydneyS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