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在網路上回了一篇關於即興演奏的文章,所以繼續有感而發的想要用非理論的方式來講即興演奏這件事情。回想起自己也曾經有過那種想要進入即興演奏的世界,卻又不得其門而入的日子,那時候我已經彈了一年多的吉他,正巧遇到一位雖然只跟他上了一堂半的課,卻幫助我找到那扇門的老師。事實上,我們只花了三十分鐘,也就是那「半堂」,整個流程就是他開始彈奏一段反覆的背景音樂,Am調,然後叫我開始彈,彈的好時他會說好,彈的怪的時候他會要我停下來,再想一想。時至今日我已經不記得他的名字,但那三十分鐘之後,至少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即興演奏我自己的旋律。

我並不認為光是讀讀書就能學到即興演奏,主要是因為缺乏互動性,尤其是當你對音樂的了解很破碎的時候,但是若在沒有老師可問的情況下,想要進入即興演奏的世界,多少還是可以靠一些撇步,去找尋一些訣竅。

撇開複雜的和絃,奇怪的音階,難搞的爵士理論,單純就「即興」這檔事來說,其實就是創造旋律。創造旋律這件事情不僅僅在爵士樂裡發生,也在藍調、搖滾、抒情歌、舞曲、甚至是嘻哈中發生。因此,還不需要講到那些複雜的理論與奇怪的聲響,單單在一般的流行歌曲中,就可以進行「即興演奏」。

所謂「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彈吉他也是一樣,除了不世出的天才之外,平凡的我們在開始即興之前都必須要經歷過一個重要的階段,就是模仿,而模仿的第一步,就是照彈。你可抓歌、看譜,但就是照彈,這不單單是練習技巧而已,也在於累積自己的字彙。就像學講話一樣,你能講出自己的話之前,一定是先學別人講話。

練的歌曲越多,表示你累積的句型和字彙也越多,但是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話,那可就浪費了你花時間來練這些歌。

小時候,有種練習叫做「造句」,老師會給你一個「就算‧‧‧‧‧‧,我還是‧‧‧‧‧‧」這種題目,要你造出一句完整的句子來,而今天我們要做即興練習,就是從音樂上的「造句」開始。我們暫且不去想複雜的音樂理論,也先不去擔心是不是學過的音階還不夠多,和絃還不夠複雜,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來做。

首先你要找一首歌,一首你夠熟悉、而且和絃變化不要太快的歌曲,然後挑選其中一個段落出來。

如果你有伴奏機或伴奏軟體(例如Band in a Box),可以把和弦進行輸入進去,然後放出來當背景音樂;如果沒有,就把吉他拿起來,看用隨身聽還是電腦等等都可以,把這段和絃進行錄幾個反覆來當作背景音樂。

接著,把背景音樂放出來,把原本的旋律彈出來,仔細去聽聽看旋律和和絃之間的互動。你可以試著把旋律中比較長的音抽出來,用一個四拍的長音彈滿整個小節。

然後以原本的旋律為基礎,去改幾個音,先不要更動原始旋律的節奏,把下行的音改成上行,或者是把上行的音改成下行,試著把旋律裡所有的音提高三度彈彈看,然後再改一改,慢慢的,你會發現你所改出來的旋律,越來越不像原來的旋律。

記下那些你覺得不錯的變奏旋律,然後延伸它們,再做變化,這個動作一直下去,逼自己去想一些新的動機出來,然後開始刻意避開原本旋律的節奏,在長音裡加上裝飾音,把你想出來的旋律往後或往前挪動。

這一連串的動作下來,目的在於讓自己從依樣畫葫蘆,到逼迫自己去思考和創造一些旋律,一開始就像是在造句,然後是參考一篇短文去改,去刺激你的文筆。一開始它們可能只是一些片段,但久而久之就可以變成一篇文章。

換一首你喜歡的歌,繼續做這些事情,用一個你不熟悉的調,然後聽更多的音樂,學習更多的知識,那你的「文章」,就會越來越精采了。

許多以即興為主題的教材都以樂理知識為主,你學到了樂理卻不能把它們和音樂聯結起來。我認為即興最重要的不是奇怪的音階、繁複的和聲,而是得先學習用你已經會的東西去創造出旋律這件事情。我們所學到的任何理論都只是素材和工具,你在模仿中學習利用這些工具去使用素材,越來越熟練,自然就能將這些手法延伸到更高的領域去。

總之,這只是一個開始,如果你在「即興」這檔事上的腦袋已經打開了,別停下來,繼續去吸收學習更多的素材和工具,你會發現那些書上的理論,是可以在你手上出現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ydneyS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