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ental-health-2313426_1280  

 

今天來談談不練琴的練習。

 

平常在教學的時候,我們常常發現學生會在一些並不真的很困難的技巧上卡關,這邊所謂困難的技巧,是指在肉體上有一定困難度的動作,比方說,很大距離的擴張、很快的速度、足夠的指力或耐力、精細動作的要求等等。

 

然而,有些時候,有些東西練不起來,並不是說你的肢體有障礙,而是我們控制肢體的部分有障礙,這個障礙,並不是生理上的問題,而是「腦袋轉不過來」。「轉不過來」當然不是說腦袋有問題,而是我們的大腦裡面,還沒有建立出那樣的神經連繫,而好消息是,人類的大腦,可以透過訓練來刺激,幫助我們「轉過去」。

 

在這些情況中,最容易碰到的,是節奏的練習。

 

相信很多人在學校都作過視譜節奏練習,也就是跟著一個固定的拍子,然後看著譜把節奏唱出來(通常是用"答~")。

 

節奏的練習是隨時都可以作的,比方說走路,比方說搭車,騎車或開車就要注意安全問題,尤其在這種練習的感覺你還不熟練的時候。這邊我們用走路為例子好了。

 

人在走路的時候,就像在打節拍一樣。

 

首先我們要作的是,打出單純的節拍,一步當作一拍,以最常見的4/4拍來作:

 

四分音符(一拍1個音)→八分音符(一拍2個音)→三連音(一拍3個音)→16分音符(一拍4個音)

→五連音(一拍5個音)→六連音(一拍6個音)→七連音(一拍7個音)→32分音符(一拍8個音)。

 

當你走路的時候,將每種節拍哼唱出來,比方說三連音,那就是一直哼唱三連音,直到確定自己可以穩定的抓到三連音的感覺。相信16分音符之前應該都不會太難,但是隨著節拍的密度變高,就會變得比較難。這裡要注意的是,一般走路的步頻大約相當於於100~120bpm,所以可以走慢一點。

 

接著,以四拍為一小節(也就是4/4拍),然後每個小節哼唱一種節拍,如下圖:

beat1  

這個練習的目的,是在腦中建立出不同的連音的感覺,當你可以自然的哼唱出上面這張圖中的節奏,就表示你的內心已經有能力切割出不同的連音了。

 

可能有人會覺得,練到四連音應該就可以了,五連音以上那麼快,好像也用不太到,不是這樣唷~

 

在民謠吉他的刷法節奏上來說,五連音與七連音的確比較少,但是如果是練電吉他的人,可能就會在練習獨奏的時候遇到,這時候擁有能準確切割連音的能力就很重要了。

 

先說八連音,八連音其實很好算,他就是四連音的兩倍,除了獨奏之外,在伴奏刷法上偶爾也會以過門的方式出現。

 

而六連音就非常常見了,它是三連音的兩倍,這表示你在常用的三連音刷法(台灣俗稱Slow Rock)中,會經常的應用到這種連音,別的不說,伍佰的《痛哭的人》就有大量的以六連音作基底的刷法節奏。此外,六連音也是八分音符的三倍,因此也能運用在八分音符的切割上。

 

這上面我們還沒有提到九連音,其實九連音也是很實用的,它是三連音的三倍,所以可以運用在三連音的刷法上。所以可以的話也一起練起來吧。

 

接下來你可以練習這些切割的組合,比方說四連音好了,我們可以練習把其中兩個相鄰的音用連接線接起來:

beat2  

像這些都是很機械式的練習,作為走路的時候的練習是很好用的,你甚至可以在心中唱一首歌然後用適合的節奏配著哼唱出來。

 

除了連結線,你也可以用休止符、輕重音的方式去編排各種節奏,當然也可以把他們抽出來組合成一個有變化的節奏,例如:

beat3  

 

當你越來越熟練,就可以創造出更多有變化的節奏,那麼當我們回到吉他上的時候,你就可以更快速的掌握住你所要彈出的節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ydneyShiu 的頭像
    SydneyShiu

    Playing the Game of Six Strings →

    SydneyS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