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形容詞容易因為彼此對於形容詞的界定差異而引起誤解,但是比較起冷冰冰而且毫無人性可言的機器測試,人類的描述或許還更接近於對象物對於人類的意義。這篇文章是整個系列文的開頭,對於一些詞彙做了介紹,看一看可以了解一下形容詞背後的意思,來減少對後面木頭介紹的誤解。

大概的翻譯就先到此為止了,後面還有關於木頭原料的開發以及乾燥技術等,對於一般玩家來說是比較遙遠的,所以這幾篇木頭文應該就足夠了。當然最最重要的我認為是關於音色的各種非木頭因素,其實玩吉他越久,越可以體會五星物語裡的一段話:

「‧‧‧要把MH當作自己的手腳的延伸;但是越不成熟的人就越想搭乘強的MH‧‧‧忘了在此之前得先提昇自己本身的力量,被增幅的力量差和本人的力量是成正比的‧‧‧」

 


琢磨音色(Honing in on Tone)

讓我們暫時放下木頭的外觀,像是顏色、形狀、紋理這些會迷惑我們的眼睛,卻缺乏音色考量的屬性,讓我們把焦點放在聲音的元素上。每種木頭都有它獨特的密度、硬度與彈性,這些元素配合演奏者的彈奏,會轉換成一個音色頻率範圍,我們通常把音色描寫為低頻中頻高頻的差別,也常常用不同程度的亮度與暗度來區分。

其他與木頭有關的聲音特質還包括音量、動態範圍、延音,以及對於基音增強,或能引發出琴弦上更多複合泛音的程度,後者常常被描寫為音響上的"茂盛感"。同時,每個木頭的硬度也會決定它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彈"開",或者是說更有彈性與共鳴。

我們會先從背板與側板的木頭開始,然後再討論響板的木頭。要再強調的是,這裡的描述都是一般性的參考,即便是在Taylor製作吉他的穩定度下,每把吉他還是會有它自己獨特的音樂性,就像你一樣。

談論音色:簡述木吉他語彙

就像紅酒鑑賞者、美食評論家、以及其他感性取向的狂熱者一樣,我們吉他愛好者使用各式行話來描寫我們主觀上的喜好。好消息是,吉他發出的聲音的確有可以被界定的音色特質;壞消息是,我們的耳朵,就像我們的味蕾或嗅覺一樣,會受到不同的方式的影響,而無法一直聽到不變的音色。

但是,對於一些基本詞彙的了解,能幫助你訓練你的耳朵來分辨音色上的細微差異。下面是我們常用來描述音色的一些字詞。

 

基音(Fundamental)
一個音符真實的頻率,或者是音高。比方說低音E會以頻率82.407赫茲振動。(1赫茲=一秒震動一次)

泛音(Overtones)
基音頻率的倍數,也會被稱為諧波。當一條弦振動的時候,會創造出許多波動型態,並且堆疊諧波。"Bloom"這個詞,就是用來描述這種隨著音符衰減時泛音堆疊的的現象。雖然泛音比基音要不明顯,但它們能讓聲音增加豐富性。

中頻(Midrange)
在汽車音響或家用音響上,通常頻率響應的範圍是20赫茲到20千赫。中頻的範圍從110赫茲,正好是吉他第五弦的音高A開始,到3千赫。高頻(高音)音色則是超過這個頻段。如果有人想知道吉他的音高範圍在哪,所有指板上的音符顯然都落在聽得到的中頻頻段上,這裡也是人聲的範圍,也是鋼琴的中間音域。

凹陷(Scooped)
表示弱一點,或者是稍微少一點。這是一種視覺上的形容,就像在一台圖形等化器上,如果你減少一點中頻,你會把中間的推桿往下推一點點,看起來就像是一條微笑曲線,結果就是低頻和高頻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但中頻會低一點點。

亮度(Bright)
較強的高音,或者是較弱的低音。

暗度(Dark)
較強的低音音色,或者是較弱的高音。

溫暖(Warm)
比較軟的高頻,就像你把最高的高音稍微的拿掉一些。一把玫瑰木GA琴身的吉他會有溫暖的高音;高音還在那裡,但是不會像楓木GA琴身那樣過於明亮。

閃亮(Sparkle)
一般來說,這是相對於溫暖的用詞,表示有一些活躍的高頻。相思木或楓木帶有閃亮的高頻,有點類似"尖"(zing),閃亮的高音頻率也可能被描述為"熱切的"(zesty)。

肉感(Meaty)
指有很多中頻,伴隨著飽滿低頻。

鬆脆(Crisp)
和溫暖(warm)類似,但多一點高頻。

突顯度(Presence)
一般來說,高音頻率會帶來清晰度與分辨度。如果你把你的手放在嘴巴前面講話,你的突顯度就減少了,別人還是可以聽懂你說的字,但是它們會缺少突顯度,因為這些聲響缺乏由高頻界定的的清晰度。

界限(Ceiling)
通常用來表示與音量有關的邊界。一把吉他或者是木頭的界限是指它不再隨著施力增加而傳遞音量或音色變化。

衰減(Decay)
表示一個音符隨著時間而愈來越小聲的過程。


因為語言之間的差別,英文的形容詞和中文的形容詞必然有它一些差異性,不過討論的時候可別陷入了文字之辨的迷惘裡,畢竟我們的焦點是吉他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ydneyS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